亚洲动作大片在线免费看排行榜/www.日韩精品.com/日韩精品午夜/国产91视频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二三

練習太極拳?可以舒展全身關節

類別:脊柱關節 更新時間:2008-08-11 瀏覽次數:6648 中醫太極網


       太極拳 

  指導專家:胡金煥,福建師范大學武術教授,福州武術協會會長 

  好處:防病治病還強身 

  1.對大腦起調節作用——打拳可以活躍情緒,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 

  2.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 

  3.舒暢經絡——輕松柔和的太極拳運動,可使人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 

  4.防病治病——對神經衰弱、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氣管炎、潰瘍病等多種慢性病都有一定預防和治療作用。 

  對普通人而言,打拳打到什么程度、多大強度最有利于身體健康,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別看太極拳看上去文縐縐的、有“武術文練”之說,可它綿里藏針,打起來可不簡單,所以如何調節自己的運動量顯得格外重要。 

  以24式簡化太極拳為例,一套拳打下來用時應該約為4到6分鐘,打完后身體微微出汗,但又氣不喘、周身舒暢,這樣的效果就很好。當然,這只是感官上的一個參照標準,實際生活中會因個人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而改變。 

  建議>> 

  太極拳以舒緩柔和為重要特征,這讓一些練拳者認為,可以不做準備活動就直接開始打拳,或者打完拳就可直接去做其他事(如去買菜等),而不做放松活動,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不僅在運動量較大、強度較大時容易受傷,而且有違太極平和、自然之理,對長期的鍛煉效果來說也是個損失。 

  依據運動生理學,一般認為打拳之前,特別是冬天,能做10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舒展頸、肩、肘、指、腰、髖、膝、踝等關節,對接下來的打拳是最有好處的。打完拳之后,應該有5分鐘左右的放松活動(或稱整理活動),讓因運動而緊張的肌肉、關節得以放松。  

微信掃一掃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