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动作大片在线免费看排行榜/www.日韩精品.com/日韩精品午夜/国产91视频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二三

農歷六月六:養生習俗多

類別:中醫養生 更新時間:2011-07-22 瀏覽次數:5893 中醫太極網

  農歷六月六,是中國傳統養生習俗較多的日子。流傳下來的主要有“姑姑節”、“ 天貺節”等。“六月六”是一個小節,節日活動較少,流傳下來的有藏水、曬衣和曬經書,婦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動。

  一、姑姑節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個宰相叫狐偃。他是保護和跟隨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國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晉國上下對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過生日的時候,總有無數的人給他拜壽送禮。就這樣狐偃慢慢地驕傲起來。時間一長,人們對他不滿了。但狐偃權高勢重,人們都對他敢怒不敢言。狐偃的女兒親家是當時的功臣趙衰。他對狐偃的作為很反感,就直言相勸。但狐偃聽不進苦口良言,當眾責罵親家。趙衰年老體弱,不久因氣而死。他的兒子恨岳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
  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時說,六月初六一定趕回來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這個消息,決定六月初六大鬧壽筵,殺狐偃,報父仇。狐偃的女婿見到妻子,問她:“像我岳父那樣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兒對父親的作為也很生氣,順口答道:“連我都恨他,還用說別人?”她丈夫就把計劃說出來。他妻子聽了,臉一紅一白,說:“我是你家的人,顧不得娘家了,你看著辦吧!”
  從此以后,狐偃的女兒整天心驚肉跳,她恨父親狂妄自大,對親家絕情。但轉念想起父親的好,親生女兒不能見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訴母親丈夫的計劃。母親大驚,急忙連夜給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見妻子逃跑了,知道機密敗露,悶在家里等狐偃來收拾自己。六月初六一早,狐偃親自來到親家府上,狐偃見了女婿就像沒事一樣,翁婿二人并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壽筵上,狐偃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來做事有錯。今天賢婿設計害我,雖然過于狠毒,但事沒辦成,他是為民除害,為父報仇,老夫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機,盡了大孝,理當受我一拜。并望賢婿看在我面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從此以后,狐偃真心改過,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為了永遠記取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老百姓各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從養生、保命的角度看,這是一個“道義養生”的典型故事。后來傳到民間,逐漸成了婦女回娘家的節日,稱為姑姑節。
  女兒回娘家是經常性的,但是什么時候能回,要看夫家能否離開,如農忙時節、節日期間,女兒要在丈夫家生活。而農歷六月農閑期間,才為女兒回娘家提供了方便條件,民諺說“六月六,請姑姑”,此時,小孩也要跟隨母親去姥姥家,歸來時,在前額上印有紅記,作為避邪求福的標記。有的地方婦女回娘家時,要包餃子,敬祖先。婦女要在祖墳旁邊挖四個坑,每個坑中都放餃子,作為掃墓供品;還有的地方在農歷六月六廟會上,求育婦女要跪在太白泉邊,從水中撈石,用紅布包好,祈求得子。

  二、天貺節

  六月六又叫“天貺節”,此節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趙恒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使他替天行道,扶危濟貧。并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這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天貺節”已失去原來含義,而曬紅綠的風俗尚存。

  三、六月六曬紅綠

  民間舊時有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相傳“六月六曬紅綠”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從西天(印度)取佛經回國,過海時,經文被海水浸濕,于六月初六將經文取出曬干,后此日變成吉利的日子,佛寺叫做翻經節。開始,皇宮內于此日為皇帝曬龍袍,以后又從宮中傳向民間,家家戶戶都于此日在大門前曝曬衣服,以后此舉成俗。在六月六還有一種藏井水的風俗。這種藏水、曬衣是講究夏季衛生的良好民風。
  從人類養生的角度講,一年四季,對老弱病殘者最有威脅的季節有兩個:一是盛夏,二是臘月。農歷六月氣溫最高,人畜都易得病,因此民間又乘此節日提倡人畜清潔衛生。

 

微信掃一掃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