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动作大片在线免费看排行榜/www.日韩精品.com/日韩精品午夜/国产91视频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二三

中醫健身方法—太極拳

類別:亞健康狀態 更新時間:2008-05-05 瀏覽次數:5127 中醫太極網
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民族遺產,它姿勢優美,動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并不受時間和季節的限制。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治疾病,不僅我國人民喜練,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

    “太極”出自我國古代哲學論著《易經》的陰陽八卦學說,始見于陳搏、周敦頤的“太極圖”,此圖表示宇宙及萬物都是由對立而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的物質組成。“太極”寓有無限大和無限小的意義,具有圓(渾然一體)和遠(遼闊無邊)的特點,陰陽二氣平衡,互根、消長,不斷運動,無休無止。太極拳正是以這種理論為依據,講求動靜、陰陽。形體外動,意識內靜。形動于外,則分虛實,運陰陽,拳路整體以渾圓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種圓弧動作組成,按太極圖形組成各種動作;意守于內,以靜御動,用意識引導氣血運于周身,如環無端,周而復始。可見所謂“太極拳”,就是以“太極”哲理為依據,以太極圖形組編動作的一種拳法。其形在“太極”,意在“太極”,故而得名。

    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經常打太極拳的人,較少發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變,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較少(占25.8%),脊柱的活動度較好,彎腰時手指能觸到地面的占85.7% ;而不練太極拳的人,發生脊柱退行性改變的較多(占47.2%),彎腰時手指能觸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經常打太極拳的老人,血壓平均值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練太極拳的人則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極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發生率較低,占37.5%,而不練太極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來的運動試驗,時常打太極拳的人,反應全部正常;而不練太極拳的人,有35%表現出心臟收縮無力。

    第三,能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極拳時,要求全神貫注,不存雜念,人的思想始終集中在動作上,故使大腦專注于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使神經系統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利于大腦充分休息,消除機體疲勞。

    第四,能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這是因為練太極拳時要求氣沉丹田,呼吸勻、細、深、長、緩,保持腹實胸寬的狀態,這對保持肺組織彈性、增強呼吸肌、改進胸廓活動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醫學認為,時常打太極拳之所以健身,是因為此項運動能暢通經絡,培補正氣。當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后,便產生腹鳴、指麻等體內行氣現象,再堅持練習,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帶、沖諸脈,同時增加丹田之氣,使人精氣充足、神旺體健。

    也正因為太極拳有上述眾多的養生保健作用,所以,時常打太極拳對許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復作用,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后恢復期,高血壓病,風濕性心臟病以及肺原性心臟病,中度神經衰弱,各種類型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腸神經官能癥,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腸潰瘍并發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非活動性肺結核等許多疾病。此外,由于打太極拳可以補益腎精、強壯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經常堅持這項運動,能防止早衰,延緩衰老,使人延年益壽。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分析,太極拳由河南溫縣陳王廷于明末清初創造,其拳法深受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的影響,而戚式的《拳經三十二勢》是依據明代十六家著名拳法綜合編造的。可見,太極拳是吸收了民間拳法,由戚繼光集其大成。陳王廷推陳出新而創造的。后經改編又派生出楊氏、孫氏、吳氏、武氏等各式太極拳。
 

微信掃一掃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