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調理氣血
類別:循環系統
更新時間:2012-01-25
瀏覽次數:5774
中醫太極網
1月8日,記者在煙臺市武術協會會館中見到了本期的養生達人——鞠在華。62歲的她身材勻稱,思維敏捷,爽朗健談,在她身上有一股子如年輕人一般的活力。
練太極拳已有十余年
“我一直很喜歡運動,退休后就有更充分的時間來運動。”鞠在華說,“我退休那年是48歲,見一位老人天天在毓璜頂公園打太極拳,他邀請我跟著學。那時我覺得自己還年輕,感覺打拳是老年人的運動,不想學。但后來禁不住他三番五次的邀請,就開始跟他學打太極拳,后來就漸漸地迷上了太極拳。”
鞠在華說,太極拳的動作都走圓形或者弧形的線路,在初練時,不容易做好,但練到后來,越練越熟;圓轉如意的程度不斷提高,便對太極產生了濃厚的趣味。從此,我就開始認真地學習打太極拳,同時也買了很多關于太極拳的書作為理論指導。
“自從練了太極拳后,身體也好了,我除了一次因腹瀉去醫院外,退休后有14年沒去過醫院了。”鞠在華經過持之以恒的練習,早已從學生升級為老師,成了毓璜頂健康支隊的教練,在2008年被評為煙臺市群眾最喜愛的社會指導員。后又在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當記者問起打太極拳是怎樣達到養生的目的呢?鞠在華回答說,太極拳有祛病和強身健體的功效。打太極拳不僅肌肉要活動,還要做好呼氣吸氣,來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另外,做每一個動作都要有意念,要精神集中,不摻和任何雜念,讓高速運轉的大腦處于靜的狀態。鞠在華一邊比劃著一邊講解道:“太極拳可以調理氣血,舉個例子,我們身體里存在著毒氣,深吸氣把新鮮的空氣收到身體里,然后從腳底下的涌泉穴排出毒氣。”
愛彈古箏體會靜與柔
“我一般會挑選《高山流水》、《行云流水》、《漁舟唱晚》、《云水禪心》等古箏曲為太極拳配樂。太極拳的動作節奏本來就比較慢,適合一些舒緩、柔和,比較有意境的曲子。教學員打太極拳時,我一般都帶著單放機給學員們放古箏樂曲,讓他們配著音樂打拳。順著音樂的節拍,做動作,合上節拍打出拳才漂亮,而且整個人融入到一種境界,體會古箏與音樂的完美融合。”鞠在華說。
說到古箏,記者意外得知鞠在華還是位古箏愛好者。從2007年開始鞠在華請了位古箏老師開始學習,到目前為止已經學了五年多了,每天晚上都會彈上一曲。鞠在華謙虛地說:“我彈得不好,只要自己喜歡就好,我又不用考級。我覺得彈古箏可以讓人感覺心靜,讓人變得柔和,而且彈曲子可以讓手指變得很靈活。另外彈琴時左右手都要用,所以對左右大腦也有好處。”
圖為鞠在華近照。
少食多餐每天面帶微笑
年過六旬的人,身材還保持得這么勻稱。鞠在華經常被周圍的人問及是怎么保持身材的?但她的回答卻讓很多人意外:“我在吃上從來都不虧待自己,喜歡吃什么就去買什么,感覺想吃的就是身體需要的。我一般感覺餓時就吃飯,不會像上班族那樣按點吃飯。但我的原則是少食多餐,吃到七八分飽為宜。”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鞠在華始終保持微笑,談到“微笑”這個詞。她娓娓道來:“我感覺身邊健康的人挺多的,整天運動健身的人也不少,等到身體有問題吃藥就晚了。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我感悟最深的也是我想表達的是,像我們這樣的家庭主婦,情緒在家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你試想一下,每天推開門回家時家人看到面帶微笑的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主婦開心,一家人也會跟著開心,情緒是會感染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