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位圖: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 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共20穴,圖1)
2、經脈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陽),沿食指內(橈)側向上,通過一、二掌骨之間(合谷)向上進入兩筋(拇長伸肌健與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側,再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緣向上出于頸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鎖骨上窩)部,聯絡肺臟,通過橫膈,屬于大腸。缺盆部支脈:上走頸部,通過面頰,進入下齒齦,回繞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脈向右,右脈向左,分布在鼻孔兩側(迎香),與足陽明胃經相接。(圖2)。
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指背動、靜脈網。分布著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因有神經
三間 LI3 輸穴 位置:在第2掌骨橈側,掌指關節后方凹陷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手背靜脈肉及第1掌背動脈之分支。分布著橈神經淺支
合谷 LI4 原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之間,略近第2掌骨中點處。(簡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尖下即為該穴。)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手背靜脈網。分布著橈神經淺支。
曲池 LI11 合穴 位置:在肘橫紋橈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橈側返動、靜脈的分支。分布著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 臂臑 LI14 位置:在曲池穴與肩?穴連線上,當三角肌下端處,曲池穴上7寸處。 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旋肱后動、靜脈的分支,及肱深動、靜脈。分布著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 肩髃 LI15 位置:在三角肌上部中點,鎖骨肩峰端與肱骨大結節之間。(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方的凹陷中是本穴。)血管和神經分布:有旋肱后動、靜脈。分布著鎖骨上神經后支及腋神經。
扶突 LI18 位置:在頸外側部,胃經人迎穴的外側約2橫指,當胸鎖乳突肌前、后緣之間,與甲狀軟骨喉結相平處。血管和神經分布:深層內側有頸升動、靜脈。分布著耳大神經、頸皮神經、枕小神經及副神經
迎香 LI20 位置:在面部鼻唇溝內的上段,橫平鼻翼中部,中禾?穴外上方1寸處。 血管和神經分布: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分布著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支。
商陽、三間穴 |
曲池穴
|
迎香 |
肩髃、臂臑穴 |
合谷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