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动作大片在线免费看排行榜/www.日韩精品.com/日韩精品午夜/国产91视频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二三

點 穴

類別:拳經拳論 更新時間:2007-09-17 瀏覽次數:4476 中醫太極網

  在武壇趣聞中,最神奇的技擊術大概要首推點穴法了。據說:度穴而擊,隨心所欲,一指戳去,只要點中穴位,就能使對手或哭笑不止,或呆若木雞,或傷殘致死。這種難以捉摸的擊法,以它的神奇,誘人傾慕;因它的神奇,引人懷疑。于是,武壇上到底有沒有點穴法?點穴究竟是怎么回事?點穴法是怎樣練成的?被點中穴位后是否有救?等等,就成了一串引入探索的問題。

  泛覽武術典籍,點穴法確是有的,只是不象武俠小說和傳奇故事中渲染得那樣奇絕玄妙罷了。明清之際,史學家黃守羲撰的《王征南墓志銘》就載云:“(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有惡少侮之者,為征南所擊,其人數日不溺,踵門謝過,乃得如故。牧童竊學其法,以擊伴侶,立死。征南視之曰:“此暈穴也,不久當蘇。已而果然。”

  點穴法以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這一理論認為,人體上分布著直行的經脈和由經脈橫向分出的絡脈。經絡系統內貫臟腑,外達肌表,網絡全身,是氣血運行轉注的通道。能量物質通過經絡輸布至人體各部,使各組織和器官獲得營養補給,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信息通過經絡傳遞到身體各部, 使外感傳于內、內狀表于外,從而保持人體協調平衡的應答。在經絡通路上,散布著若干臟腑經絡氣血出入會合的“處所”,這些“處所”就是人們所說的“穴位”,或“氣穴”。它們能夠接受各種物理刺激。刺激感由此進入經絡后,呈雙向性的線狀或帶狀傳導,影響(調整或紊亂)氣血和臟腑的功能。點穴法就是利用點、打、踢、拿等擊法重創對方穴位(即以勁力施予物理刺激),以“隔氣血之通路,使不接續,壅塞氣血之運轉,使不流通。”(萇乃周《萇氏武技全書》、《六合心意拳》抄本)因此導致人體能量和信息的輸導失調。

  由于經絡中氣血運行轉注的動力是“經氣”,氣行血亦行,氣滯血亦滯。因此,有些拳家將點穴法稱為點氣法,或截氣法。

  還有所謂按時點穴法,是以“子午流注”學說為理論依據。此學說認為經絡氣血的運行是隨干支時間的不同而出現周期性的盛衰開闔。闔閉時穴,氣血正值衰絕,如此時擊之,能亂人真氣。

  人體穴位包括十四經脈(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的三百六十余穴(成對雙穴只計其一)和百多個經外奇穴。點穴法主要取其三十六穴,過去稱三十六死穴。所謂死穴,根據一些材料來看,是指受重創后不及時救治可能死亡的穴位,并不是一點就能致死。這些穴位受擊后的初期癥狀不一。據唐豪《人身穴道并治療》的介紹:重創腰眼穴,可致發笑不止;重創長強穴,可致屎出脾泄;重創正分水穴,可致大小二便不通;重創華蓋穴,可使人立刻眩暈昏迷;....。此外,黃百家《內家拳法》中載稱:“穴法有:...,鎖喉、解頤、....。”唐豪釋云:“解頤者,搏人頤部脫臼之法。鎖喉者,搏人喉部閉氣之法”(唐豪《內家拳穴法的研究》)。由此觀之,拳家點穴法還包括有攻擊雙方要害和薄弱部位的技擊方法。

  點穴的招法主要有:指、掌法中的穿、點、插、戳;拳法中的插、沖、貫、勾;腿法中的點、蹬、勾、橫;以及抓拿諸法。

  點穴法素以用指稱著,但由于手指力量較弱,因此,有些拳家持握“狀元筆”、“點穴針”等以棗木、鹿角或銅鐵制作的小兵器,來代替手指點穴,提高點戳的效能。

  點穴法的取穴方法同于針灸取穴法。醫家以北宋針灸考據家王惟一創鑄的針灸銅人,作為學習認穴取穴的教具。拳家亦以此作為取穴的準繩。黃宗義《王征南墓志銘》云:“征南搏人,皆以其穴,一切如銅人法。”可是,在拳家傳述的穴位名目中,也有一些是在針灸銅人身上找不到名目的。這可能是根據實戰效果另取了形象性的名目,也可能存在一些臆造的穴名。

  拳家認為要認準穴,取準穴,先應練習內功,體驗經絡氣血的運行與開闔,然后循經取穴,才能心目洞明。也只有待內功練成后,才能將氣聚于一點,引勁貫于指顛,也才能如箭弦般發勁擊穴,透人經絡。也有的拳家強調點穴法重在通過插抓沙袋、擰棒、踢樁等硬功練習來提高手足的力量和硬度,從而加強進攻能力。

  穴位受擊后,以用藥發散引淤和循經根治為主要救治方法。也有少數癥狀可用手法解之。例如:氣門被側插掌擊中者,可揪其發,伏于膝上,再在其背中輕敲挪運,則氣出復蘇。

  有些拳家認為,由于指力難練,取穴不易,“小眩技巧以駭庸俗則可,游動斗毆以制敵則難”。但是,點穴法作為一種傳統擊法,有關單位逐步創造條件對其實戰效果和運用價值進行探討、研究還是十分必要的。 
 

微信掃一掃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