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入門功法---樁功(張茂珍)
類別:拳經拳論
更新時間:2007-04-25
瀏覽次數:4808
中醫太極網
一、無極樁
無極者,一物未有也,心靜如水,無物所著,無念所思。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身樁端然恭立,思想松靜無為,頭顱正直,頂勁虛領,肩井穴下沉,雙肩松脫,膻中穴內含,心氣下降,橫膈膜下沉,束肋合腹,腰部向后撐平而下塌,松胯圓襠,開膝合臏,雙腳內旋,涌泉穴虛而含吸地氣之感,雙腳外側與肩同寬站立,周身放松合住勁,清濁之氣共同渾合至小腹之內,等待陰聚陽震之機。功積力久,漸悟無極樁。待無極樁鍛煉純熟后,內氣已較充盈,并有陽震之機,即可進行太極樁的訓練(圖3一l、附圖3—1)。
二、太極樁
太極樁又名混元樁,是指在無極樁站立的基礎上,腹部內氣較前段時期充盈,配合束肋合腹,小腹的關元、中極二穴共同內斂納氣,沖震命門穴。與此同時,利用肩部和肘部的松垂動作,催動兩臂自下而上畫弧緩緩抬起,高與胸平。由于雙肩松脫、內卷里合,鎖骨下沉相合,心氣與橫膈膜向小腹中極穴沉降,以助內部氣息團聚,向命門穴沖震,使兩臂內側(陰經)微微內纏向身體外側撐住勁,構成內撐外掤、內圓外方、負陰抱陽的太極狀態。兩手指松直向內,十指尖左右相對相照,指甲縫的氣機含互相滲透和相吸相合之意,同時注意鼻準頭的吐納氣與印堂穴(上丹田)、膻中穴(中丹田)、中極穴(下丹田)及三心(頭心百會穴、手心勞宮穴、足心涌泉穴)的吐納氣一致,并將氣納入中脈(上通百合穴,下達會陰穴一線串之)之軌道,以助中氣潛轉。同時下閉谷道,氣方不向下泄,構成呼氣時使氣由內達外,勁貫梢節,氣貫指(趾)肚;吸氣時退藏隱密,氣結中宮,循環無端。久而久之,體內會出現一種輕靈景象,氣機運聚之意象,皆由心發,中氣之潛轉,上下不停。如能將此意象融會于拳架之中,與動作、勁路結合起來,身體內外就會化生出一種渾厚靈敏、韌性極佳、彈性極強的混元氣布滿周身。正如拳諺所云:? “學者若會混元氣,哪怕他人有全功。”(圖3-2、附圖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