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武術將進校園 或與升學直接“掛鉤”
類別:最新動態(tài)
更新時間:2013-11-24
瀏覽次數(shù):3866
中醫(yī)太極網(wǎng)
進軍奧運會的努力,短時間內看不到希望,雖然還有全運會這個平臺,但武術的目光卻瞄向了校園,因為孩子和年輕人群,才是希望,才是未來。9月2日是全運會武術項目開賽的日子,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小軍透露,武術最早在2014年,將與學校的升學掛鉤。
節(jié)儉了,還留著它干嗎?
既然第十二屆全運會是一屆方方面面都在“節(jié)儉”的全運會,那么就會有一種看法自然而然地認為,既然全運會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是為了“奧運戰(zhàn)略”,那么為什么不干脆把僅有的一個非奧運項目武術“踢”出去?
9月2日,高小軍提了一個50%的概念?!霸瓉韲殷w委的老主任說,武術在全運會項目中不是1,而是50%!”高小軍說,“在全運會,唯獨它是我們國家自己的東西,其他都是西方來的,要按文化分類,武術就是50%,所以全運會就是要保留武術,因為你要向世界推廣,自己國內都不重視,就更沒有說服力了!”
留下了,調整等著你呢!
雖然留在了全運會里,但作為唯一的非奧項目,在全運會“瘦身”的大背景下,“50%”保得住全運會名分,但保不了“全須全尾兒”。本屆全運會武術項目的兩大分支散打與套路,都遭遇了精簡,其中散打從上屆全運會的7枚金牌,縮減到本屆全運會的5枚金牌。至于套路,高小軍說:“(套路的)個人賽由過去的單項賽,這次變成個人的全能賽,把徒手的比賽和器械的比賽連起來作為全能?!?/span>
項目的精簡、合并,對于賽事組織者而言是一件省錢、省心和省力的好事兒,但對于項目而言,卻絕非如此。如果全運會不設項了,那么各地方自然不會再在這個項目上投入,可能就意味著一個級別的“消失”。套路雖然只是把幾個個人項目疊加成了全能,但原來可以有3個冠軍的項目,現(xiàn)在只有一個了,糧食不夠吃,也難保地方有積極性。
進校園,與升學直接掛鉤!
在中國競技體育的培養(yǎng)體制下,武術在全運會中被“精簡”的尷尬,很大程度來源于它的非奧身份。武術雖然近年在國內和國際的推廣與發(fā)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另一個現(xiàn)實是,目前全國被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承認的拳主就有129個。2011年設立段位制進行標準化后,仍舊有23個習練標準。這龐大的體系,對于中國的初練者都是個難題,對于老外就更別說了,所以高小軍也承認,進軍奧運短期內看不到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武術正在籌謀進入校園。據(jù)高小軍介紹,目前在河北和山東已經(jīng)各有50所學校通過少年宮進行了段位制下23個習練體系的試點。至于成為體育課的必教內容,高小軍表示一定會進入全國的大中小學校園,將來的形式應該是各學校根據(jù)自身條件和需求,從23個習練標準中選擇?!白钤缭?014年就可以實現(xiàn)。”高小軍說。那么武術進入校園,是否也會和升學掛鉤呢?“我認為應該這樣,因為這是整個一個工程,不能割裂開?!备咝≤娬f,“沒有激勵機制是不行的,在保障政策中有一條,就是在升級、升學、考分,包括特長這些方面,要有一些有利的政策和保障。”
-
微信掃一掃

- 微信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