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記者在鄭州舉行的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建設項目說明會上得知,省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擬投資10億元,開建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同時籌拍一部名叫《太極?道》的電視劇。
太極文化生態園藍圖已定
在該項目說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賈珺介紹說,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項目包括陳家溝古村復建、新的太極小鎮打造、太極文化深度挖掘、觀光生態農業以及體驗式旅游示范基地的拓展。
陳家溝村現有一條東溝,村內散落著清末民初的古建筑院落。省文投公司表示,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將對東溝水系景觀進行提升性改造,進而尋找“慢生活”的古村鎮風情。該項目建成后,這里將會出現古樸寧靜的村舍連貫東西,蜿蜒曲折的濱水風情長廊依村而過的美麗景象。
導演賴水清介紹,電視劇《太極?道》將以明末清初太極拳兩大家族兩代人在拳、義、情、理等方面的矛盾糾葛為脈絡,反映太極拳及太極文化對國人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
該項目建設周期預計5至8年。
應以“太極文化”為魂
在該項目說明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提議,在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大背景下,這個項目應充分體現太極文化的“源”內涵和“源”價值。
有關領導與專家指出,太極拳以古老的《易》學為原理,其精髓是太極文化。太極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國人對世界、宇宙的認識。太極文化是華夏歷史文明的一種元典文化,溫縣應大力挖掘其文化內涵,
省文產辦主任徐惠玲感言:“風靡多年的電影《少林寺》為香港攝制,長篇小說《焦裕祿》的作者是河北人,產生于河南的多個品牌卻‘香’在省外。電視劇《太極?道》由省文投公司主持攝制和編劇,但愿其精益求精,讓我們找到自信!”
專家建議,太極文化生態園的養生、養老、居住、休閑等產業鏈,應以“太極文化”為魂,做“大文化”、“大產業”。
以“養生”為賣點
2006年,太極拳成為國家非遺保護項目。2007年,溫縣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和“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 2010年,溫縣被國際休閑經濟促進會等授予“中國十大文化休閑旅游縣”稱號。太極拳已成為中原文化的一張名片。
溫縣曾經嘗試過多種開發,如以陳家溝為中心景區進行經營,發動民間力量辦武校,在國內外開設太極拳館連鎖經營等,但都沒有產生預期的品牌效應。
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項目贏利點何在? 省文投公司董事長齊岸青說,太極拳具有 “道法自然”的文化魅力和養生功能,溫縣一帶具有溫泉、懷藥、水系、交通區位優勢,養生功能是陳家溝文化生態園區的一個主要贏利點。與單純發展旅游相比,打造休閑式、養生式、體驗式的“宜居”地,有助于拉長文化產業鏈。他說:“以養老為例,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體驗親情、民俗和養生文化的層次豐富的社區,要讓城里人把房子賣掉,搬到這里來。”④4(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