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23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在瑞士日內瓦正式成立。這個全球性非政府組織的成立成為人類標準化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自此,全球各行各業都進入了標準化發展的高速時期。
2010年底,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正式提出,將2011年定為“武術工作標準化年”。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指導思想的引領下,弘揚大武術觀,暢想“十二五”規劃遠景目標,不斷推進武術工作的程序化、標準化、國際化建設。
近年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標準化已慢慢滲透到了體育領域的各個角落,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使用的奧運模式就是標準化的經典代表。在這種歷史形勢下,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抓住機遇,迎難而上,不失時機地提出了武術標準化工作方案。此方案涵蓋了武術訓練、競賽、組織、管理、程序、市場、科研、段位、會員、外事、宣傳、培訓、器材、基地建設等一系列內容和領域,為武術事業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道路。
武術標準化的推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明確任務,理清職責,分工到位,清晰流程,加強行政規范,減少推諉、扯皮和踢皮球現象的發生;強化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效率;避免二次審核,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武術決策和工作的連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提高項目的規范化程度和水平,使各項工作更具可操作性。標準化年將以構建和完善統一開放、健康有序的現代武術標準化管理體系為目標,為武術事業駛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驀然回首,武術從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間體育項目,發展成為擁有141個會員協會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完成了從一個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向現代奧林匹克競技項目大家庭成員的華麗轉身,不能不說是全體武術人的群策群力和標準化程序的優越性使然。當然,標準化也是一個過程,標準的制定也需要科學的方法,標準本身也要與時俱進。但只要全體武術人心系事業,放眼世界,武術事業就會在后奧運周期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