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亞運會武術比賽落下帷幕。中國10名選手獲得9金1銅,17個國家和地區登上武術獎牌榜。
從1990年武術被列為北京亞運會比賽項目開始,世界各地無數武術愛好者一直有一個奧運夢。
為了實現奧運夢,武術從設項到規則,再到評分系統,進行了一系列嘗試和調整。到本屆亞運會,武術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科學的競賽系統。廣州亞運會武術比賽分為套路和散手兩個大項,共設15枚金牌。男子沿用了多年來的比賽項目:長拳、南拳、棍全能、太極拳、劍全能、刀棍全能,女子則將刀棍全能改成了更適合女性的劍槍全能。這些項目都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和規定動作。散手比賽則重擊打性,得分更多體現在運動員對于武術動作的靈活運用上。
從比賽的結果來看,雖然國外選手與中國選手在套路比賽上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散手比賽中已經可以與中國選手抗衡。
武術項目目前所能參加的最高級別綜合性運動會就是亞運會。但年度世界錦標賽、世界杯和地方錦標賽卻在世界各地經常舉辦。如今的武術,不僅出現在電影屏幕上,更在許多國家普通人的健身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亞奧理事會把男子長拳設定為本屆亞運會上的第一枚金牌,更表明對于武術運動的重視,以及對它進入奧運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