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中國武術協會主任王筱麟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
新華網消息: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武術協會主席王筱麟1月25日接受了新華網記者專訪,他在談到中國武術積極準備北京奧運會時表示,中國既要在奧運會上爭取好成績,又要充分體現大國風貌。
奧運會帶給武術大變化
主持人:將中國武術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是很多人的夢想,雖然難度很大,但是中國武術界人士一直在為此做著努力,現在離這個夢想越來越近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武術將作為特設項目出現在賽場上。國際奧委會的這項決定一定給武術屆帶來了不小的變化吧?請談談您的切身體會。
王筱麟 :國際奧委會在2006年12月26號致函各國奧委會和地區奧委會,批準武術在2008奧運會期間作為一個特設項目出現在北京奧運會上。
可能有些人覺得有點不過癮,怎么不可以變成正式比賽項目呢?
實際上,在研究了國家奧委會的憲章,了解了國際奧委會的辦事規則之后你會明白,在當前的規程和憲章下,有這樣的一個結果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從國際奧委會做出這個決定以后,我們已經感受到武術作為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體育項目,在世界上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比如說我們去年11月在北京舉辦的--"好運北京"第9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一般的世界錦標賽,最初是30多個國家參加,后來發展到50多個國家,去年有89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比賽。特別是有些國家由于戰亂等各種方面的原因,情況很困難,比如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這些國家也來了。因而,在開幕式的當天,我們看到這些國家舉著自己國家的國旗,相聚在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來參加世界武術錦標賽,我心中非常感慨。這是一個發源于我們中國的體育項目,在世界五大洲將近90個國家來參加。這是國際奧委會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以后,對于武術這個有中國特色的項目所帶來的非常大的影響力。
從我這幾年同國際奧委會和其他國家奧委會的領導人接觸也可以感受到這一點。甚至有一些小國家奧委會的主席也表示說,現在我們武術看到了希望,我們國家也要努力,也要爭取。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武術申請進入奧運會,是武術向國際推廣的一個重要的工作目標,盡管它不是唯一的目標。但是必須要承認,對于世界競技體育來講,它的最高殿堂就是奧運會。一個項目進入奧運會以后,各個國家所在政府的體育部門和奧委會,對這個項目就會重視起來,雖然重視的程度會不一樣。但有了各個國家政府體育部門和奧委會對這個項目的重視,才能更有利于武術在全世界的推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過去,無論是日本的柔道也好,跆拳道也好,在沒有進奧運會之前,有些國家也在開展,但是開展的力度和速度跟進入奧運會以后是不一樣的。
所以現在我覺得,武術還是要奔著這么一個目標繼續努力。盡管現在還不是正式比賽項目,下面還有很長的路要繼續的去奮斗,去努力,但是我覺得這是個目標。從我這幾年工作的實踐中感受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去把它做好。
當然武術除了有明顯的競技體育的功能以外還有強身健體的功能,我覺得也要兩條腿走路,我們既向國際上推廣帶有競技武術的東西,同時我們也要向國際推廣有中國濃厚特色的東西。比如說太極拳,實際上太極拳既是競技體育的比賽項目,又是向國際上推廣最重要的體育健身項目。你到世界各地去看,太極拳是一個很重要的拳種,對強身健體,修生養性,特別是太極拳背后那種很豐厚的中國哲學思想,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總體看來,武術應該抓住這樣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加大工作的力度,繼續克服困難,爭取武術能夠有一天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項目。同時我們也要扎扎實實把武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向世界推廣。

為李連杰頒發中國武術協會形象大使證書。
國際武術聯合會已擴大到120個會員
主持人:武術項目在亞洲的推廣都取得了那些進展?
王筱麟:從亞洲的情況來看比較好,亞運會從1990年就把武術做為正式項目,現在東亞運動會、東南亞運動會都把武術列為正式的項目。我們想辦法讓武術進入泛美運動會,包括進入英聯邦運動會,為武術最終進入奧運會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進入這些綜合性運動會的同時也是一個武術進步的過程。我們也感覺到,真正使這些國家的武術項目發展起來,還要幫助他們培養技術人才。我們準備今年4月份在上海體院、武漢體院分別辦兩個武術教練員培訓班,主要是面向以非洲為主的其他發展中國家。作為國際武聯的會員,每個國家我們提供4個名額的獎學金,不收一分錢,為他們提供食宿、教學,培養他們自己的教練員,等學成回去以后再繼續傳播。當然除了這些以外,我們現在也派了一些教練員在世界各地幫助其他國家開展武術工作。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看的遠一點,要有一個戰略性的考慮。我覺得從我這幾年工作中的接觸,真正的西方人,無論是美洲也好,歐洲也好,包括大洋洲,甚至包括我們非洲的一些兄弟,他們看了武術以后真是非常喜歡的。之所以喜歡武術,不僅僅是喜歡武術的表現形式,肢體動作,而是在武術背后有非常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在里面。從最近一個時期我明顯感覺到和過去是不一樣的變化。
主持人:這方面的推廣工作目前進展到什么程度?我們在推廣中怎樣來保持中國武術傳統的東西?
王筱麟:武術這個項目作為發展過程中的項目,從國家體育總局來講,對這個工作也很重視,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正在努力。從國際武術聯合會來講,現在已經發展到120個國家和地區,遍布五大洲,可能在近期內還會再有兩個國家加入,變成122個。從單項體育組織來講,已經有120個會員,在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大項里面會員數已經是中等偏上了。除了我們向世界推廣以外,也有一個進一步自我完善的計劃。十七大報告里面講到中國文化的大繁榮和大發展,就是保持傳統型,保持時代性,我們覺得非常的貼切。 我們怎么保持中國武術傳統的一些好東西?怎么根據我們時代的發展體現時代性,使西方人更容易接受?總不能老給外國人講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除了語言障礙以外,有些東西即便是懂中文也不一定完全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一定要有好的東西推廣出去,也要有好的方法。我覺得一個簡單的東西搞復雜化并不是很難,相對來講,一個很復雜的東西,能夠通俗易懂,簡捷明了是很需要下功夫的。我們也在研究、總結怎么有利于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思路,這是一個工作方法的問題,爭取在這方面能夠有一些新的改進,能夠讓外國人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想學,一學就容易學會,學了以后就不愿意撒手,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中華武魂暗合奧運精神
主持人:現在的武術在世界范圍內已經開始普及了,很多網友對武術也非常感興趣,請您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中華武術的精神是什么?
王筱麟:中央一再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武術上也經常講,習武的人要有武德,武德的核心就是和諧社會的"和"。
比如說其他體育項目,劉翔跨欄,他是從后向前跑;跳高是由低往上走,包括球類項目。很少有像中國武術項目里面在同一個時間段、同一個動作里面能夠有左有右,比如說太極拳的云手,這個動作就是同時向左又向右,這里面包含了一種動靜相連,陰陽合濟,有和諧的東西在里面。比如給外國人介紹,他們非常感興趣。所以實際上中國武術里面很多動作,前輩留下來的東西是非常富有哲理的,也是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征。
主持人:我們提出的"人文奧運" 理念、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武術精神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王筱麟 :我想用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一句話來解釋。羅格去年8月9號來北京慶祝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之后去了少林寺,看了我們武術套路比賽之后,他說:"中國武術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我覺得從中國武術的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來講,強調的點不同,但是總的精神是一致的。體現了一個大家廣泛參與,體現了健康發展,體現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向前發展的過程。所以中國武術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1月25日,中國武術協會主任王筱麟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
競技武術、傳統武術協調發展
主持人:很多網友對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的區別不是特別清楚,兩者到底是怎樣的關系?
王筱麟 :我們國家的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國家從80年代開始挖掘整理,到目前為止,從套路的大項目來講,中國一共有131個拳種,我們不可能把131個拳種都放在競技場上,包括即將舉行的奧運會和歷屆世界錦標賽,主要集中在三個大拳,一個是長拳,一個是南拳,一個是太極拳,其他拳種怎么辦?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也要很好的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我們每年都舉行全國傳統武術比賽。我們已經在鄭州舉行了二屆全國武術傳統錦標賽。明年我們將在中國武當山舉辦中國第三屆武術錦標賽,這是我們繼續保持和發揚傳統武術所做的努力。在武術的發展過程中,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并不矛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應該講傳播武術是整個武術發展的根基,用中國傳統的話講,根深才能葉茂。但是你不能認為全運會、亞運會的比賽是集中在這三個拳種上,這樣就把把傳統的武術丟掉了,這樣是不合適的。我覺得應該正確的、辯證的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一個總的思想就是強調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協調發展。競技武術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武術項目獨有的特色。
主持人:有的網友擔心競技武術是否能完全的體現中華武術的精神?
王筱麟:應該從現在的發展來講,只要我們方法對頭,思路對頭,應該講只能做得更好。既要保護傳統性,又要體現時代性,我認為這兩者缺一不可。
比如太極拳既是傳統武術里面的重要拳種,同時又是列入全運會、亞運會、世界錦標賽的比賽項目,但是實事求是的講,太極拳在過去的比賽中并不被人們看好,別的拳種動作很快,一分20多秒就打完一套,太極拳一套打下來40來分鐘,而且沒有音樂,服裝又是千篇一律,特別是女運動員的服裝,傳統的服裝比較寬大,上衣長,褲子短,這樣體現不出來女性美。我們在保持太極拳傳統性的同時也做了一些工作,給人視覺美的同時要給人們聽覺的美。我們把服裝要求放開了,允許各省市大膽去嘗試,現在出現了很多做的非常漂亮的服裝,體現女性身材的美,又和太極拳的韻味非常貼切。現在太極拳在全國錦標賽也好,世界競標賽也好,太極拳成了非常受歡迎的一個比賽,人們非常喜歡看太極拳。有一個省的體育局長,全運會開完以后,就跟我說看太極拳是一種美的享受。再加上中國特色的音樂,比如《梁祝》。太極拳過去沒有難度動作,現在太極拳新的規則里面加了難度動作。就是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給人一種總體上、聽覺上、視覺上的美感。我覺得從這個效果上來看是非常好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很好的理解什么是保持傳統性?怎么體現時代性。我覺得掌握好度非常重要,思路方法對頭非常重要。
在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的發展中,并不是一發展競技武術,傳統武術就沒有了,丟了,并不是這樣的。只要處理好就會相得益彰,會互相促進更和諧的發展。
解放思想走市場化道路
主持人:中華武術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華夏民族的智慧結晶,現代武術的商業化,對于傳承中華武術精神有什么樣的影響?
王筱麟:比如在日本,你打開電視看的體育節目,不是相撲,就是跆拳道。我認為,就武術的產業發展來講,我不愿意提"商業發展"這個詞,我覺得這個不好。武術是個大項目,就是中國現在的武術發展來講,從電視節目里面,從我們的宣傳,從我們大家對武術的關注程度來講,作為中國這么一個大國,這么一個受國外歡迎的項目,現在的宣傳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覺得中國武術的產業發展是一個起步階段,而根本談不到武術的商業化降低了武術原有的魅力。我認為中國武術的產業化需要一個很好的戰略思考。實際上武術,包括競賽市場、培訓市場,音像、影視,很多歷史的武打電影,是需要這方面的人才的。我們需要有一個綜合性的考慮。
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從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別的一些項目,包括奧運會,有贊助商,有合作伙伴。武術要想做強做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我們不考慮這個問題,做不強,做不大。武術的未來的產業發展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幾年我去河南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市,這里武術學校有83所,在校學生5萬人。市里面的領導跟我講,現在的登封市的武校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5萬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看,他們拉動了當地的消費,拉動當地的餐飲業,旅游業,這里面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與現在的田徑、游泳,包括籃球、足球、排球,我覺得在中國體育的大盤中間,我們武術的產業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這方面我不太愿意用商業化這個詞,這方面我覺得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考慮,只有這樣,中國武術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透露一下,國際奧委會最近的一個運動項目評估標準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原來的項目,國際上有多少個組織,有多少個會員,夠不夠75個,是不是有世界錦標賽等等,是這樣的一個評估標準。 兩年前,我在柏林開會,聽國際奧委會有關負責人講這方面的評估標準。現在新的評估標準增加了一些新的東西,其中就有這個項目重要比賽電視直播的直播表。你必須承認,這就是時代性,你說這個東西好,電視上老見不著,這就不行。還要有門票的投入。第三點,世界著名大企業對你這個項目的支持投入程度。這就是一個標準,所以這方面我們也正在做工作,包括現在我們的服裝也是由美國的耐克公司全面在做,全面支持我們。
所以這方面一定要看的遠一點,要看到一個項目的發展必須要融入整個國際體育發展的大潮流中去,不能說武術是中國最好的東西,孤芳自賞,你們去搞你們的產業,我不沾邊,這肯定是不行的。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這方面恰恰是我們做的很不夠的。
現在我們更在考慮這個問題,怎么貫徹十七大精神,進一步的解放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從我們國家的武術來講這是最有中國特色的項目,要有一些新的精神狀態,新的舉措去把這些問題真正籌劃好做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備戰奧運很有危機意識
主持人:距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不到200天,我們都作了哪些準備?正在做什么準備?
王筱麟:我們現在的壓力很大,因為在備戰奧運會的工作中間,武術是兼有雙重任務的項目。別的項目主要是備戰、訓練,爭取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武術的備戰訓練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是一把雙刃劍,隨著這幾年武術在國際的推廣,隨著武術在整個國際競技體育中地位的提高,現在武術絕對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武術不是中國想拿多少金牌就拿多少,沒人跟咱們搶,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的選手如果訓練抓不好,比賽不光是丟銀牌,前三名進不去都是很有可能的。我們在武術比賽大級別上,我們可以真正拿世界冠軍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對武術來講,必須要貫徹體育總局領導講話的精神,真正要有一種危機意識,憂患意識,真正把備戰2008武術比賽的訓練抓好。現在我們一個隊伍在廣州,一個隊伍在西安進行封閉訓練。另一個方面,我們還要協助北京奧組委舉辦武術比賽,原因很簡單,因為國際武聯的總部在這里,北京奧組委是同各個國際單個聯合會進行聯系的。我們要具體協助奧組委把2008的武術比賽辦好,辦的圓滿,成為北京奧運會一個好的亮點。所以我們現在既要抓好備戰,又要搞好籌辦,完成這項雙重任務非常重要,哪一塊都不能掉以輕心,哪一塊都不能出現漏洞。對我們來講,我現在看倒計時牌,緊迫感很強,對我們整個工作來講,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北京奧運爭取雙豐收
主持人: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咱們武術運動員目前的備戰情況。
王筱麟:總體上看,運動員通過兩年的冬訓,強調了訓練的系統性和實用性,特別是我們這幾年重視了訓練中的實戰性。我們堅持了從嚴從難,從實際需要出發的原則。總體上看,通過這兩年的冬訓,我們國家南北套路、南北散打的的總體水平提高了。
散打運動員有明顯的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國外對手越來越強勁。這次世界錦標賽15個國家拿到了金牌,所以散打項目訓練更要突出針對性,未來可能碰到什么樣的打法,什么樣的對手,我們要強調從實戰出發,怎么發揮中國人的特長,怎么有針對性訓練。我們要在春節之前分別到兩個集訓隊去看望隊員,看望教練,順便再看看他們訓練,一塊開一個座談會,要把冬訓做好,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主持人:您對奧運會有什么樣的期望?王筱麟:對我們來講,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期,遇到了一個難得的機遇。1936年張文光老師帶著中國武術去柏林奧運會進行了非正式的表演,當時武術還不是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只是演了一下,到現在已經過了70多年,今年應該是72年了,在這72年中間,中國武術和奧運會好不容易碰上了這樣難得的機遇,運動員、教練員很有激情,他們表示一定扎扎實實抓好訓練,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當然了,特別是中國運動員,不僅僅力爭取得好的成績,還要有好的精神面貌,有一個好的舉止、文明、儀表。我們在整個集訓期間,在這方面也加強了教育。包括我們這些運動員待人接物各個方面一定要讓人家感覺到這是一個來自于文明的大國。不單單是一個體育。盡管奧運會的武術比賽確實競爭很激烈,但是我對我們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還是很有信心的。主持人:非常感謝王主任接受我們的采訪,也祝愿中國武術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展鵬 李玲/主持人 胡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