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动作大片在线免费看排行榜/www.日韩精品.com/日韩精品午夜/国产91视频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二三

淺談身心記憶

類別:拳經拳論 更新時間:2009-09-18 瀏覽次數:3909 中醫太極網


 
 
    身心記憶,是指我們的肢體軀干和大腦思維兩方面的綜合記憶。體育課的動作模仿,就是運用肢體軀干在記憶;文化課的認真學習,則是運用大腦思維在記憶。
    我們在學習掌握日常生活的技能時,首先,是照著葫蘆去畫個瓢,此時肢體軀干的記憶則顯得由為重要;然后,才是精雕細琢的去規范動作,這也就是在運用肢體軀干和大腦思維兩方面的綜合記憶。但是,當身心兩方面的記憶嚴重脫節時,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成為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或者是大腦發達、思維敏捷,卻身體僵硬、行動笨拙的畸形人才。
    數學智力(抽象和邏輯思維的能力)、空間智力(空間、形狀和物體的感知能力)以及語言智力(熟練掌握和運用母語、外語的能力),這是教育中特別注重的三種傳統智力。于是,我們往往就忽略了自然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存在智力、人際交流智力、個人內在智力、情感智力等等多元的智力。由此可知:教育中的核心,都是在強調大腦思維的記憶。其結果,便導致了人們非常擅長運用這種記憶,卻對于肢體軀干的記憶,感到是非常的陌生,且很不習慣。因此,在特別強調大腦思維記憶的教育模式下,很多人通常是在文化水平高低,與運動模仿能力之間劃等號,并且是深受其累啊!筆者如是問:奧運冠軍有幾個文化高的呢?
    個例:某社科院一位高學歷、高職位的中年領導,在跟我學習“傳統陳家溝太極拳”的初期,就想弄明白動作的點點滴滴,總是非常深入的問這問那;而每當我反復講解示范,并領著他練習N次后,一旦驗收他的動作時,他根本就做不出一個完整的動作來;我有時假裝不看他,讓他自己去琢磨,但他還是拼接不出來,一臉很茫然的樣子,并且開始抱怨“傳統陳家溝太極拳”太難學。于是,在經過了火星撞地球似的溝通后,我終于得到了他的些許信任,那就是:運動主要是靠肢體軀干的本能感覺去記憶,而不要習慣性的一味只用大腦思維去記憶。結果,在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后,他又進行了二個多月的機械重復,才總算是可以粗糙的連貫完成“精要十八式”了。
    事實上,我們無論學什么,都必須要經過眼、耳、口、鼻、皮膚這五種感覺的。
    第一步,是在眼看、耳聽、口語、鼻呼吸、皮膚感受的參入過程中,進行“返祖式”的模仿,這就是運用肢體軀干在記憶。
    第二步,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把肢體軀干的記憶加以歸類,這就是大腦思維在記憶,也就是所謂:心知(心明);此時,才算是完成了身心記憶。
    第三步,是在反復的身心記憶中,把五種感覺完整的融為一體,那時就有了第六感覺——潛意識(下意識)的產生,也就是所謂:身知(身明)。
    然后,讓“潛意識(下意識)與眼、耳、口、鼻、皮膚”,通過日積月累的交融提煉;從而,使身心記憶的結果,得到進一步的升華,這就是所謂:神知(神明)。事實上,無論是什么學科領域的巨子,只有在這個階段的創造發明或是專著認知,才具有起碼的科學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是需要用一些蠻力的。如果每次使用了蠻力之后,都沒有及時有效地進行放松的話,就會產生僵勁拙力;久而久之,僵勁拙力由量變到質變的反復堆積,身體便會逐步缺乏柔韌而變得強直僵硬。所以,動作反應就極不協調,若遇到緊急情況時,大腦思維能反應得過來,肢體軀干卻是在各自為政的相互對抗;再加上,因身心緊張而造成的動作變形,結果就導致了日常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故。而我們發現:頑皮的孩子很容易摔跟頭,但卻很少摔出大問題,成年人一摔跟頭就不得了。原來,那是因為小孩子處在自然而然的放松狀態下,還不知道用僵勁拙力去對抗自己的身體啊!
    于是,我們明白了,人體只有在放松狀態下,才會有一種正確的本能反應——自我保護的協調性,它非常類似于第六感覺——潛意識(下意識)。但遺憾的是:我們已不可能真正回到像童真時的小孩子那樣,時時處在自然而然的放松狀態中。因為,生活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而運動科學又表明:協調能力必須在兒童時期進行,這時只須稍加培養,就能夠有益于孩子的一生一世;若超過了12歲再去練習,困難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不容易。
    個例:某地的幾個私企老板,請我去教“傳統陳家溝太極拳”,其中一位老板的夫人,從小就喜歡文體活動,協調性非常的好;我只需稍作示范,她就學會了,根本不用我操心,簡直就是過目不忘,并且動作做得非常的到位;她表現出的得心應手,卻給了一群自命不凡的大老板,不小的壓力。
    科學證實:個人的智力特征是在一個或三個范疇的智商高,而在其它范疇則只有中等或較低的智商。所以說,每個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疇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能力只有在智力天賦真正得到發揮時才體現出來。因此,也只有準確了解自己天賦的人,才有可能正確選擇對其有利的職業,在接受挑戰時還可能會產生幸福感。所以說,模仿動作與學歷文憑是沒有太多瓜葛的。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對身心記憶逐漸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并通過長期的積累有了如下的些許經驗:
    曾經,在教學中總是不停地示范動作,并讓學員認真地模仿;學員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動作是否規范上。然后,就是非常賣力地反復糾正學員的錯誤;可結果,我卻發現學員的錯誤是越糾正越多了。原來,正是因為學員的注意力太集中,導致了緊張過度;反而,就降低了學習中的吸收消化能力。
    后來,在教學中只要求學員注意身心的放松,對學員的動作不再有特別的強求;另外是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去積極地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其目的主要是對學員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員克服“學不會”的固有信念,讓學員的心態從“學不會”轉變到“學得會”。諸如:你們的動作做得不好看,不要緊的,我當初和你們差不多,初學者都是這樣的,你們只要能做得輕松一點就可以了。你們的動作做得不標準,也不要緊,因為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現在只要是能放松的去做,以后慢慢就會標準的了。以前有個總是認為學不會的人,現在已經做教練好幾年了。放松就像是在懶洋洋的曬太陽,要身心隨意的去體會領悟。你們剛開始學就不要太用功,能輕松的把動作比劃下來就可以了,等以后動作熟練標準了,再下功夫不遲。等等類似這樣拉家常的話,在教學中竟然起到了非同尋常的效果,我驚奇的發現:不一定要給他們不停地做示范,學員也能很快的掌握動作了。
其實,身心記憶就是這么簡單。當你學會了放松,你就會發現不但是心情舒暢了,身體也輕松了許多;更多的腦細胞就會活躍起來,那時的想象力也更豐富了。而一旦身心有了開放的感覺,在放松的狀態中去運動、去學習,你就不會太在意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了;也往往是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作有問題的情況下,才不經意地對自己的動作進行著調整;于是,你就毫不知情地改正了錯誤。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也都有可能成為時代的棟梁之才;而現在往往是按照三種傳統智力的教育模式去選拔人才,其結果,肯定是埋沒了無數的人才啊!這一認識對于個人的前程,絕對是具有重大影響的。因此,充分地認識并掌握身心記憶的方法,對于學文習武來說,就是個必修的基礎課程。
 
 

微信掃一掃

微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