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劍刀
作者:陳正雷 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32000
頁碼:34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9-8-1
印刷時間:2009-8-1
字 數:340000
商品標識:20681504
--------------------------------------------------------------------------------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1982年,國家提出搶救中華武術,抓緊搞好挖掘整理工作。在此之前,陳家溝的陳鑫、陳子明、陳照丕等先輩都相繼著書立說,但均為拳術方面的論述,理論精奧,初學者不易看懂。陳氏太極拳論、拳術套路、器械套路都亟須系統地、較為通俗地整理成書。余早有此愿,唯感力不從心,故遲遲不敢動筆。后在河南省體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界朋友的熱誠幫助下嘗試編撰,又經多年來對拳術結合拳論的體悟和研修,漸次修補成冊。
為適應學練,書中對陳氏太極的源流、發展及特點概述后,對拳理和拳論作了通俗性介紹,并分別把身體各部分的要求、手型、步型的特點作專項闡述。此外,在拳術套路分解動作方面,除了運行路線、要點、要求外,又注明了呼吸、內勁運行及技擊用法。這樣,初學者易于規范把握,對已有一定練拳基礎的人,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為老架一路、單劍、單刀和推手的合編,至于老架二路和陳氏太極其他器械,將于以后整理出版。
--------------------------------------------------------------------------------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太極拳概述
太極拳的源流、發展及演變
陳氏太極拳門規戒律
陳氏太極拳的特點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與技擊作用
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
陳氏太極拳的練習步驟與方法
陳氏太極拳的練功法則
關于圖解的幾點說明
陳氏太極拳的手型和步型
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動作及纏絲勁練習
第二編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簡介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名稱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圖解
第三編 陳氏太極單劍
陳氏太極單劍簡介
陳氏太極單劍動作名稱
陳氏太極單劍動作圖解
第四編 陳氏太極單刀
陳氏太極單刀簡介
陳氏太極單刀動作名稱
陳氏太極單刀動作圖解
第五編 陳氏太極推手法
陳氏太極推手概述
陳氏太極五種推手法
陳氏太極推手實用法舉例
第六編 陳氏太極拳散手用法
陳氏太極拳散手概述
陳氏太極拳散手用法舉例
第七編 太極拳內氣淺論
太極拳內氣與經絡的關系
太極拳內氣的練習方法
第八編 陳氏太極拳論
拳經總歌
太極拳經譜
太極拳拳譜
太極拳十大要論
用武要言和戰斗篇
太極拳論分類語錄
附錄
附錄一 陳氏太極拳家傳略
附錄二 作者履歷
書摘插圖
第一編 太極拳概述
太極拳的源流、發展及演變
要知太極拳之由來,必先知太極之含義。太極即太虛。“太”者,有極其至大的意思;“虛”者,空虛無物之意。太虛為空空之境,真氣所充,神明之宮府。真氣之精微無運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運氣之真元。太極乘氣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這就是太極生陰陽之理。
“陰陽”是古代哲學理論的代名詞,用來說明一切事物內部不同屬性的相互對立統一與轉化。陰陽觀念中具有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轉化的特點,太極拳就是在符合陰陽對立統一的基礎上,創造出的一套剛柔相濟、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快慢相間、形意結合、順逆纏絲等陰陽相合的動作套路,陰陽相合而為太極,所以將這套拳稱為太極拳。如按太極拳姿勢要求去練習,持之以恒,日久就可以練到五陰五陽的功夫,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這種程度時,太極理氣活躍,氣機相通,真氣充盛,陰陽平衡,周身上下內外形氣一體,如太極之象,渾然一圓。
太極拳發源于河南省溫縣陳家溝。
陳家溝位于溫縣城東的青風嶺上,600多年前叫常楊村。據《溫縣縣志》記載:“明洪武初年,因元鐵木耳守懷慶(懷慶府管轄八縣,溫縣在內),明兵久攻不下,急于統一天下。太祖遷怒于民,大加屠戮,時溫民死者甚多……”相傳有三洗懷慶之說。人煙幾絕,乃遷民填補,屯田墾荒。十有八九由山西洪洞遷來,當地至今尚有“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說法。
陳正雷男,1949年5月生,河南溫縣陳家溝人。他是陳家溝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現任河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省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太極健身培訓中心總教練、國家武術高級教練、中國武協委員,是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之一。 他自幼隨太極拳宗師陳照丕、陳照奎學藝。1974年至1988年連續十多次在全國及國際武術比賽中獲金獎、冠軍。1989年至1996年,在全國及省武術太極拳比賽中,他出任領隊教練的項目獲3次團體總分第一,學生2次獲全能冠軍、單項金牌35枚。從1972年開始傳拳授藝以來,學生遍及海內外,來訪與學習的外國團體已逾百批。并應邀數十次出訪日、美、法、德、意等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講學,被五十余家武術團體聘為太極拳顧問、主席和名譽會長,在國內外武術界享有盛譽。 他的武術理論造詣頗深,主要著作有《十段功法論》、《陳氏太極拳械匯宗》、《陳氏太極拳養生功》、《陳氏太極拳術》、《太極神功》、《陳氏太極拳劍刀》等,洋洋百萬余言,圖文并茂,實為太極拳學研究的珍貴文獻。他的著作被譯成英文和日文在國外發行。錄制《陳氏太極拳術》教學片,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老架二路、劍、推手、養生功以及新架一路等系列教學片,均被譯成日、英、韓等外文版發行世界各地。